1995年10月,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在張家港市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張家港“兩個文明一起抓”的先進經驗從此響徹全國,被《人民日報》譽為“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時隔20年,中央文明辦又將在這裡召開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場會。
  張家港的創新實踐,是江蘇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指示,強調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江蘇在推進“兩個率先”、譜寫中國夢江蘇篇章的新徵程中,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設擺上重要位置,與物質文明一起加以推進。正如省委書記羅志軍所言,江蘇要實現“兩個率先”,不僅要有經濟的硬實力,也要有文化的軟實力。如果江蘇人物質富裕了,精神卻貧乏了,道德滑坡了,那不是我們所追求的“兩個率先”。
  近年來,江蘇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任務落細落小落實,推動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礎,特別是抓住文明城市創建這個根本,著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現代化,已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城市,正在成為江蘇人向上向善的幸福家園。
  讓思想道德之光
  照亮城市的每個角落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對文明有序生活環境的訴求也越來越高。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既順應了群眾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新期待,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任務。下轉3版
  上接1版江蘇抓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公民價值準則,廣泛開展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實踐活動。
  全省各地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緊密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江蘇的探索實踐,組織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黨員幹部讀本)》、《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等,組織編撰理想信念黨員幹部教育讀本,製作播出《時代問答——中國心·中國夢》,召開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交流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現場推進會,引導全省上下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打牢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群星璀璨。江蘇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人物和身邊好人輩出。全省涌現了吳仁寶、張雲泉、鄧建軍、常德盛、陳燕萍、張雅琴、趙亞夫、開山島夫妻哨王繼才和王仕花、連雲港市“雷鋒車”組等重大典型。目前,江蘇有2人當選全國“時代楷模”,10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32人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696人(組)入選“中國好人榜”;184人榮獲江蘇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稱號,740人(組)入選“江蘇好人榜”。
  一個人的正能量只能溫暖一個角落,若干人的正能量就像一個小太陽。9月25日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舉辦的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盱眙,當12位好人帶著他們的精彩人生走上講堂,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溫暖感染了每個人。江蘇已經舉辦11場這樣的交流活動,美德如涓涓細流滋潤全省每個角落。此外,還組織開展“道德模範基層巡講和網上宣講”、“文化志願者說唱先進典型”等活動,在省主要媒體常年開設“德行天下”、“道德模範故事會”等欄目節目,引導更多的人學做好人、爭做好人。鎮江組織開展“立德行善”群眾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在全市226個鎮、村和社區,173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及門戶網站普遍建立“善行義舉榜”,先後上榜宣傳各類身邊好人3826人次。常州“道德講堂”建設經驗在全國推廣,南京“陶老師工作站”成為全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家在蘇州 德善之城”、“徐州好人園”、“鹽城好人一條街”、“南京好人微博群”、“大愛鎮江”、“揚州好人”等具有時代特點、地方特色的實踐載體,使公民道德建設更加看得見、摸得著、有實效。省里專門成立美德基金會,併在13個市設立分會,在重要節日對道德建設先進人物進行集中慰問,形成了“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道德的養成要從孩子抓起。10月以來的每天17:30,《加油吧!三二班》動畫連續劇在江蘇優漫卡通衛視播出。這部劇完全以孩子的視角創作,主角是三二班的全體師生,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與“八禮四儀”養成教育融合在一起。江蘇是在全國率先開展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省份,選擇893所學校作為重點進行深入探索。推行一個學期已初見成效。中國禮儀聯盟主席範智說,禮儀教育,錶面是學禮,根子是學做人。不會做人,教育失誤,才會出現社會道德水準滑坡。禮儀教育江蘇走得比較快,我仿佛看見文明的曙光在江蘇出現。
  讓文明風尚
  成為城市的靚麗名片
  唯利是圖、假貨泛濫,一度衝擊全社會的道德底線。在江蘇,“十大誠信標兵”“百名誠信之星”已經評選了兩屆,“誠信”被賦予了足夠的榮譽,引導著社會價值風尚。
  江蘇早就意識到,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現代化的同時,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也需與之同步,人的現代化必鬚髮力。
  省文明委剛剛出台《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基本建成。江蘇在全國率先以省市兩級共同打造社會法人、自然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統一的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截至今年上半年,省社會法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已歸集全省169.28萬家企業、385.7萬家個體工商戶、4813家民辦非企業和社團組織1.31億條信用信息;省自然人信用基礎數據庫年內建成;省轄市和縣級試點地區大部分已基本建成信用基礎數據庫,開始逐步應用。
  江蘇正在建立誠信紅黑名單制度,把恪守誠信者列入“紅名單”,把失信違法者列入“黑名單”,分別給予獎勵和懲戒。無錫市每季度公佈誠信“紅黑榜”名單,首批榜單中,152家誠信企業將在行政許可審批、安排和優先撥付有關財政專項資金、評優評先時享受重點支持和優先辦理,25家失信企業將受到聯動懲戒。南通打造的星湖101誠信示範街區,要求所有入駐的餐飲企業實行集體承諾、統一管理,並建設“透明廚房”,接受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監督。
  經過青奧會的洗禮,志願精神將南京這座博愛之城裝點得更為文明美好。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南京青奧會志願者回信中殷切期望的那樣,超過100萬名志願者參與城市志願服務,用青春的激情打造“中國名片”,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奧委會主席巴赫的盛贊。2013年“中國好人”尚曉雲說,青奧會雖然已經結束,但南京青奧志願精神將無限傳承。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曹勁松介紹,目前南京註冊志願者人數占城市人口總數的比例已經達到15.75%,遠遠超過中央文明辦所要求的8%。去年,我省在修訂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時,特意增設“註冊志願者占城鎮人口比例”這一指標,到2020年全省註冊志願者占城鎮常住人口比例要達15%,志願者總人數要達800萬人。據省文明辦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省註冊志願者已達637.5萬人。全省先後涌現出南通“江海志願者”、連雲港市“雷鋒車”組等一批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先後有18人入選全國優秀志願者,入選人數居全國第一。
  眼下,“鄰裡守望”正在成為一塊“接地氣”的志願服務品牌。揚州全市城區152個社區基本建立了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殘疾人家庭、農民工、未成年人結對志願者的基本臺賬。鎮江市10萬中小學生志願者以“小橘燈社會實踐營”的形式,實踐著志願服務理念。
  此外,江蘇還在全省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刊播“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蘇州市制定實施《提高市民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和《公共文明建設規劃》,成立“公共文明研究所”,切實推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徐州通過舉辦“文明禮儀”大賽、手繪畫大賽等,開設“禮儀知識”講座、輔導課、文明禮儀風采展示等方式,普及禮儀知識,著力打造“禮儀徐州、文明徐州”。
  讓人民群眾
  共享文明創建成果
  文明城市創建的目的是什麼?江蘇的答案是為民、利民和育民。各地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從群眾最關切的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城市管理等入手,著力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張家港市楊舍鎮城東街道梁豐社區,是一個有20多年曆史的老社區。在這裡,17座精緻的小木屋錯落其間。這些百姓書畫室、舞蹈排練房、親子活動館等,傳遞出文明、親切、和諧的生活氛圍。
  “小木屋”的創舉,凝聚的是張家港文明城市創建始終堅持造福百姓、惠民利民的理念。2012年,張家港在江蘇省率先實行新市民積分管理,60餘萬新市民按照評分標準,達到一定積分,可獲取入戶、子女入公辦學校和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同城待遇。目前,已有1126位新市民入戶張家港,2.2萬名新市民子女加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46萬名新市民子女進入公辦學校就讀。
  美國學者羅伯特·帕克說過,“城市應當是一個愛的容器,而城市最好的經濟模式是關懷人和陶冶人。”這樣的理念正在成為江蘇文明城市創建的共識。抓住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評選的契機,各地著力解決民生突出問題,解決不文明頑症,真正讓老百姓得益受惠。
  文明創建,百姓說了算。本屆文明城市測評不再組織調查隊員入戶調查,採取看、聽、問的隨機街訪,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提高群眾評價的權重。常州市領導不定期組織開展暗訪督查,市民巡訪督查。40人的市民文明巡訪團按照每日一查訪、每周一專題,每月一反饋、每季一考核的工作節奏、共出動1463人次,發現問題986處,提出整改建議421條,促進解決了大量問題。
  泰州市開展“文明泰州、我來獻計”群眾意見和建議徵集活動,讓文明創建更接地氣、順民意、集民智,徵集百姓意見和建議超過1000條。市創建領導小組集中力量組織開展了文明城市創建突出問題集中整治“9315”行動,一大批城市“老大難”問題陸續得到解決。老舊小區缺乏樓道燈,居民出行不便,海陵區拿出專項資金實施樓道亮化,上月底20個老舊小區樓道燈已全部點亮;物業收費難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頑症,高港區新城社區主動接管兩個無物管小區,共修繕房屋53家,改造綠化960平方米,幫助居民協調矛盾問題37件,贏得了居民信任,物業費收繳近九成……
  本報記者 王曉映  (原標題:把城市建成向上向善幸福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p86xplo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